查看原文
其他

学史力行铸同心 民族团结兴安行

兴安日报 2021-10-13


  共育一朵“石榴花”

  ——科右中旗罕乌拉社区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中华民族一家亲,语言不通心连心。五十六朵大红花,装点祖国面貌新。民族团结颂赞歌,携起手来建家园。各族人民跟党走,永远不忘党的恩。”近日,科右中旗党群服务中心罕乌拉社区内,老党员韩留柱深情赋诗,歌颂民族团结。
  韩留柱是罕乌拉社区居民,社区内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只见他坐在凉亭中间,身着军装,胸前戴着军功章,社区居民围坐在他的旁边,静静地聆听属于他的红色故事,时而幸福时而感动,大家在一个个故事中明白了民族团结的意义,也更加坚定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

  罕乌拉社区是一个有着汉族、蒙古族、朝鲜族、达斡尔族、满族、回族六个民族人口的社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尤为重要。多年来,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奋力开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局面,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党建引领 谋民族团结之策

  罕乌拉社区有一个初心馆,用“铭记历史忆初心”“砥砺前行守初心”“牢记使命悟初心”三个篇章,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实现让各族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学党史、知党情、强党性。“这些内容是今年7月1日之前新更换的,除党史外,还增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内容。另外我们在小区文化长廊处也设置了相关内容,居民路过就能看到,达到耳濡目染的效果。”罕乌拉社区党支部书记于伟鹏向记者介绍。

  罕乌拉社区将整个社区划分为20个微网格,成立45个党小组,每名网格管理负责人最少与2户居民建立结对交友联系,在社区形成从领导小组组长纵深到社区居民的便民服务网络,推进民族工作常态化和规范化,形成社区各族群众广泛参与社区管理的大好局面,各族群众之间团结互助、和谐相处、亲如一家。

  文化认同 铸民族和睦之魂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罕乌拉社区发挥资源优势,建立了党史学习教育驿站,现有藏书1000余册,让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都能走进这里学习党史。社区里有了敞开门的党史课堂,每天都有10多名社区党员和群众走进驿站学习,深知现在享受的安宁和谐生活来之不易。此外,社区还开展“3+课堂”,以多元化的形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人们心中。
  “理论+实践”课堂,让行动实起来。社区以“三会一课”、读书班、微课堂等为学习载体,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等理论知识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实践活动,解决群众面临的难事、基层面临的难题,系紧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纽带。
  “送学+讲学”课堂,让学习活起来。社区在190名党员中选出一些有影响力的老党员、优秀退役军人、退休老干部成立“家门口唠嗑队”,每周轮流宣讲红色故事,用亲身经历感动身边人。社区还会不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坐在一起,结合自身经历讲感悟、谈体会,通过思想共识和精神共鸣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线上+线下”课堂,让形式鲜起来。社区要求党员干部学好《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等4本党史重点书籍,不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在微信公众号“科右中旗罕乌拉社区”开设党史学习教育栏目,分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知识,以“滴灌式”宣传扩大参与范围,潜移默化增强各族党员群众爱国主义情感。
  群众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名群众就像一颗石榴籽,让他们紧紧“抱”在一起是社区的职责和使命,罕乌拉社区正为着这个目标努力前行。(张兆琪)


  办事有速度 服务有温度

  ——阿市政务服务局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工作实际


  “办事速度快,服务态度好,为咱们的工作人员点赞!”日前,前来办理不动产业务的阿尔山市居民王霞这样评价阿尔山市政务服务局的工作人员,而这也正是阿尔山市政务服务局打造办事有速度、服务有温度的标准化规范化政务服务体成果的体现。

  近年来,阿尔山市政务服务局立足阿尔山市实际,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力打造办事有速度,服务有温度的标准化规范化政务服务体,并以“民族团结+政务服务”的形式,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政务服务工作实际中,切实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加强组织领导 夯实民族工作基础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阿尔山市政务服务局制定《阿尔山市政务服务局关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单位的工作方案》,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安排,明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责任,积极引导各窗口发挥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组织推动作用,奠定了政务服务大厅全员参与,共创共建的坚实基础。   

  阿尔山市政务服务局还以方便各民族群众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服务手段,推动业务工作和创建工作“双融合、双促进”。同时,政务服务大厅还提供各类志愿服务,真正做到为各民族群众办事有速度,服务更有温度。



  完善服务窗口 打造民族团结宣传岗

  政务服务大厅作为阿尔山市面向市场开放的第一窗口,目前已进驻25个部门单位,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352项。在这里,一个窗口就是一个民族团结宣传岗,每位窗口工作人员都积极营造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切实提高各族办事群众和广大企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日常工作中,阿尔山市政务服务局重点关注普通话使用不流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不熟练以及智能设备不会使用的办事群众,安排志愿者进行全程帮办,并对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各界群众提供同质化贴心服务。

  此外,为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人心,阿尔山市政务服务局在政策宣传和氛围营造上精心谋划,狠下功夫,多层次布局,全方位展示,先后印制发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单1000余份,制作大型固定宣传牌4个,宣传展板10余块,宣传文化墙2面,在LED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

  丰富活动载体 民族团结之花处处开放

  “学党史 诵党恩朗诵比赛”“国旗下讲话”“同在蓝天下 同唱一首歌”……阿尔山市政务服务局结合政务服务工作实际,不断丰富“主题党日”的活动内容及形式,并在全体工作人员中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个认同”教育活动,用真情体现民族团结进步情,用实际行动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心。同时,阿尔山市政务服务局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学习计划,党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以丰富多彩的形式,集中进行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机关、进大厅、进窗口。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阿尔山市政务服务局局长曹香娟表示,下一步,阿尔山市政务服务局还将不断改善工作作风、优化服务环境、提高履职能力,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切实把政务服务大厅打造成为服务于各族群众的贴心窗口、助推营商发展的前沿阵地,发挥党委、政府联系企业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各民族办事群众解难题、做好事、办实事,以实际行动争做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维护者,争当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模范。(许文军) 

  书香浸润  石榴花开
  ——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中心小学扎实全面打造民族团结新气象


  来到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中心小学门口,以雄鹰展翅为型的体育馆映入眼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长廊内,每一块展板都在诉说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光辉历程。移步换景,紧接着进入视野的便是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的三座蒙古包和56个民族展示墙,见证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见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义勒力特中心小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重重挑战,主动担当作为,形成了从领导干部到师生再到家长的垂直机制,坚持“快乐教育,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秉承“办好一所学校,教好一个学生,振兴一个家庭,造福一方百姓”的办学宗旨,紧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管理育人、实践育人、课程育人、劳动育人、活动育人,家校共育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以育人为宗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义勒力特中心小学始建于1945年,是一所三语授课的寄宿制学校。现有教学班19个,在校生316名,其中少数民族占比达90%以上,拥有12个专用教室。义勒力特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谢海峰向记者介绍,学校始终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贯穿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党建思路引领发展,把育人作为铸魂工程来建设。
  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建设相结合,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将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列入政治学习课程并组织党员、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提升学生民族团结意识。在“民族团结”文化长廊中,广大师生的剪纸、砂纸画、线描画、书法等民族团结作品被陈列展示;通过三语教学“读书节”“观看民族团结影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交朋友,相互学习语言、传授知识,进一步增进民族互信和民族感情。
  义勒力特中心小学在紧抓教学主线的同时,多措并举持续引导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以思政课、专题少先队活动日、主题班会为契机,邀请关心下一代协会老教师讲述古往今来中华民族英雄人物事迹,讲解中华民族发展史等,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校还运用校园广播、校园网、板报橱窗、宣传标语等主阵地,开辟校园周边文化墙、主办民族团结校园广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黑板报、“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专题手抄报等,将民族大团结融入日常。
  
以活动为依托,巩固民族团结教育成果
  在义勒力特中心小学教学楼门前,一棵参天大树默默伫立着。“我们看到的这棵大树是1945年建校时,第一任校长白阴都冷带领全校师生一起栽种的,从那时起,这棵大树就承载着各族师生的情谊。这棵大树虽然有很多分支但有一个共同的根,就像我们的56个民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教师张岩向记者讲解着。通过这样真挚的故事让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递下去。
  义勒力特中心小学学区覆盖17个嘎查,学生中有近90名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及留守儿童。乌兰浩特市红十字会了解到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方努力协调,最终与校方共同创立了“草原额吉”爱心屋。共有50余名教师与学生们进行结对,在生活上帮扶,并与家长沟通交流。今年,乌兰浩特市妇联也来到义勒力特中心小学开展“爱心妈妈”志愿服务活动,为留守儿童带来温暖与祝福。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还间接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相亲相爱。
   “民族团结是一项长期任务,没有终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引导全体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营造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和谐环境,把校园建设成各族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上好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系好学生人生第一粒扣子,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孩子们心灵深处,‘让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生根发芽。”义勒力特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谢海峰坚定地说。(张强)

    十四姐妹同心筑梦


  在突泉县永安镇四家子村,有一支与众不同的志愿者团队——舞动人生舞蹈队。这支舞蹈队由村里的14位妇女组成,队员们既会扭秧歌又会安代舞,还会跳一些比较时髦的广场舞,每逢村里举办活动,总少不了她们的身影,而且她们会的舞蹈种类比较多,往往一上场就是三支舞蹈起步。 

  “我们团队的成员有蒙古族的、满族的,还有汉族的,我们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切磋,蒙古族姐妹教我们跳安代舞,我们汉族姐妹教他们扭大秧歌,后来就是谁学会了新舞都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渐渐地我们就掌握了好几支舞蹈,无论什么形式的演出,我们都能同台表演。”舞蹈队成员李建波说。 



  聚在一起跳舞,不仅仅是因为爱好,她们还自告奋勇地肩负起一项光荣的任务:协助村“两委”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工作,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四家子村铸牢。 
  每次表演,舞蹈队都会事先准备一些有关民族团结进步的口号,表演结束后摆好造型齐声朗诵,这时候,台下总是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几天,盟民族事务委员会印制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应知应会常识》小册子,舞蹈队分到了一本,没事几个人就坐在一块,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共同学习。而且她们还商量着给每位成员布置了宣传任务,每天把学到的知识讲给身边的人,以此来传播民族团结进步思想。 
   “我觉得我们的工作非常有意义,大家聚在一起跳舞,不仅锻炼了身体,增进了友谊,而且还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为民族团结进步作贡献,我感到特别有成就感。”舞蹈队的蒙古族成员宝霞说道。

  永安镇四家子村辖5个自然屯、8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2035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139人,占总人口的56%。长期以来,村“两委”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创新提出了“民族团结+”双促双推模式,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乡村建设的各个层面,带领各民族群众紧密团结、友爱互助,携手打造出一个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美丽乡村。(张伟男)



整理/金磊 二审/董立平 三审/朱浩宇
美编/翟永红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兴安日报》官方微信


往期精彩荐读




□张晓兵率队赴北京、武汉等地考察调研并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全国首批!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这项培训

□有创意!兴安日报社“云”端开课“钉”出成效

□兴安盟各地中小学迎来开学季

□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内蒙古让自然资源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